色窝窝播放视频在线观看_亚洲高清揄拍国产_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综合手机_免费无码性爱高潮精品

400-829-8885
人的巨大潛力被什么給抑制了?
新聞動態(tài)| 瀏覽量:2340| 2016-12-27 |

雖然六祖慧能說“ 何其自性,能生萬法”,但現實往往是,別說“萬法”,就是三法、兩法我們都“生”不出。什么原因呢?人的自性被抑制了,人的能量被抑制了。怎樣才能發(fā)揮我們的自性呢?我總結三點:

第一,要覺知不要反應。

遇事如果你的情緒反應太多,你的能量就容易被消耗。一個很情緒化的人是做不成大事的。大人物看起來為什么都那么平穩(wěn)?不平穩(wěn)能做大人物嗎?大人物小事、大事一大把,如果他對每件事都有那么大的情緒反應,他哪里還有多余的能量做大事?所以,大家一定要知道,能量是被情緒消耗掉的。因此,我勸管理人員遇事少動情緒。遇到令你高興的事,不要太動歡喜之情;遇到令你憎恨的事,不要太顯憎恨之意,甚至不要憎恨,為什么?不從別的角度考慮,就從消耗你的能量考慮。請你節(jié)約能量。

要覺知不要反應,不是讓你對什么事情都麻木不仁,不起情緒反應。事情有對錯,我們凡人哪能沒有反應?但至少我們應做到不要讓情緒泛濫。

現在有些管理者,甚至包括老板喜歡任由自己的情緒泛濫。事情沒搞清楚,過程沒搞清楚,就罵人,這樣情緒就干擾了你的覺知。如果一件事本來能做好,結果沒做好,我們首先要冷靜地了解這件事為什么沒有做好,把它的過程搞清楚,而不是對結果直接起情緒反應。把過程搞清楚叫覺知,做情緒評價叫反應。所以,我說的要覺知不要反應就是,不管你遇到員工什么樣的錯誤,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他為什么會錯,而不是簡單地批評。

我給大家一個建議:不管對員工進行什么樣的批評,一個批評就要伴隨一個指導,叫買一送一。有些管理者就不理解這些做法,管人的時候肆意而為,只批評,不幫助。特別是好多基層管理者,對工人的態(tài)度非常差,工人做錯了什么,他只會大喊大叫,逮住就罵,從不想著教工人怎么做。

請大家記?。喊堰^程搞清楚叫覺知,對結果有情緒叫反應。我再把佛家一句話送給大家:因上計較,果上隨緣。對過程我們要千般計較,結果怎樣就隨緣好了。

很多人做管理恰恰相反,只知道在結果上計較,過程當中發(fā)生了什么他一點不知道甚至不關心,出問題了他就鋪天蓋地到處罵人,甚至連業(yè)務員因為貨沒及時生產出來都敢罵廠長。老板罵人也就算了,業(yè)務也要罵人。上罵下,前罵后,罵得一塌糊涂,但到底訂單為什么沒做出來?物料為什么回不來?設備因什么原因壞了?效率為什么不高?瓶頸出現在哪里?沒一個人搞得清楚!事情搞不清,整天在罵人。這樣的管理怎么做?

第二,不要自我要自性。

很多時候我們的能量是被我們的私心消耗掉的。為什么這么講?因為私心最大的特點是自閉,自私就是自閉。自私的人都是自閉的人。一個自閉的人是沒有能量的,有能量的人都是很開放的。能量和物質最大的區(qū)別是什么?物質是不動的,靜止的 ,而能量是流動的。

一個有能量的人怎樣才能保持他的能量?保持開放。有能量的人都是很開放的。自我為什么消耗能量,因為它自閉,能量不能正常交流,正常流動。學習能力跟開放程度成正比,所以我們要保持開放的心態(tài)。

“自我”其實幫不了人。以禪修為例:禪坐的時候,有些人老是動來動去坐不住,因為坐在那個地方疼。但動來動去就不疼了嗎?沒有:剛動一下不疼了,等會又開始疼,而且動的越勤,疼的越快,最后,你的那個“自我”怎么想辦法都是疼的。這說明什么?說明當你的疼痛產生時,你這個“自我”幫不了自己,不僅幫不了自己,還要幫倒忙:動來動去你最后就坐不下去。那怎么辦?靠自性,不要自我要自性。

上次禪修的時候, 我們公司的王總就坐在我旁邊,王總說他疼到最厲害的時候,他干脆橫下一條心,把疼痛感壓下去,一直壓,結果怪事,壓下去以后就舒服了。如果按照“自我”來講,疼得這么厲害,應該逃避,因為人的本性就是趨利避害。王總沒有避開,他干脆迎著去。不僅迎著去,而且加劇痛苦,結果他很坦然很舒服地坐下來了。他之前都沒相信這個事能發(fā)生。

為什么動來動去還是疼,最后挺下來反而不疼了呢?這就是自性在起作用:無常是自性最大的一個特點。無常是什么意思?這一刻你找到了舒服的感覺,下一刻可能你又不舒服了,這是無常;現在你疼痛,等會兒它會莫名其妙的消失,這還是無常。疼痛本來能改變,即便你不想辦法,疼痛也會改變,這就是無常的力量。我們要相信無常的力量,不要動不動就要大腦進入。

很多知識分子就喜歡什么事情都讓大腦介入,腦袋想不明白,他就絕對不做。他不是三思而行,而是三思而不行,永遠是理論家、空談家。很多的企業(yè)管理人也有這個毛病,凡事大腦介入,凡事要自己想個明白,你跟他講什么,他不想明白不表態(tài),不表態(tài)不做,他自己決定的事情就做,他自己不決定的事情,任何人都別想讓他做。一個管理者在團隊中是必須無條件地服從很多別人的指令的,凡事想不明白就不做,團隊怎么能形成呢?執(zhí)行力從何而來呢?

自性是不需要大腦介入的。有些人說我做的事情全部都靠腦袋,我這么多年就靠有一個好頭腦??赡阒绬?你的心臟跳動,你的大腦介入了嗎?你的血液循環(huán),你的大腦介入了嗎?你的腸胃消化,你的大腦介入了嗎?你現在讓你的心臟停止跳動試一試?你看它停不停?它不會停的。所以,實際上不需要大腦介入,不需要自我介入,自性就能夠自動發(fā)生。不要讓你的腦袋經常去干擾自己,不要讓你的私心雜念干擾自己,要有開放心態(tài)。

第三,要動作不要動念。

很多人行動力不強,說來說去都是妄念太多,想得太多的緣故。我給大家一個建議:抓住第一念。第一念往往是最正確的。如選雞蛋時,手不要動,先往雞蛋籃子掃一眼,一手抓過去,那個就是最大的。不相信?你選來選去,你一定選最小的。因為你已經迷糊了,不知道哪個是最大的了。

相信我們的第一念,相信我們的直覺,不要念上生念。挑雞蛋為什么你最后挑迷糊了?因為當你拿起你一眼就覺得最大的那個雞蛋后,你第二個懷疑的念頭就升起來了:難道這個真是最大的?難道這么多雞蛋,我一下就選中最大的了?這個念頭一起來,你就覺得它真不是最大的,于是你又去拿下一個。這時,你的第三個念頭又起來了:難道我第一次就錯了嗎?如此下去,你越搞越復雜,越挑眼越花……念上生念,萬惡之源。

所以,抓住第一念,馬上行動。行動是制服妄念的最好辦法。動作在先,念頭只能休止。生米煮成熟飯,做成事實,想都白想。

一做可解萬年愁,一做可息萬般念。事情已經做了還想什么呢,所以,請大家一定要理解,當我們歐博的老師說做、做、做!他的意思是大家不要動念頭了。要保持能量,把能量用來做動作。現在好多人把能量都用來搞對錯,整天爭論這個做法對還是那個做法對。企業(yè)的改變是因為搞了對錯,還是因為做了動作?不管是對還是錯都要靠動作。

動作第一,對錯第二,很多老板就是這樣發(fā)財的。很多知識分子看不懂老板,他納悶:我讀的書比老板多,腦瓜子也不比老板笨,事情也是我在做,為什么他能做老板而我不行?我告訴你原因——他比你想得少,他的行動力比你強。你還在想,他就做了。當然了,人家先做就先發(fā)財了。你也能發(fā)財,什么時候不想了你就發(fā)財了。你若還要想,想去吧……

(取自曾偉教授2010年10月課程內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