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理的根本就是調動員工的積極性,這是一句樸實無華的話,是我們滾瓜爛熟的一句話,也是我們熟視無睹的一句話。
有些老板看不上自己的員工,說好聽點兒就說這撥人素質低,不好聽呢,就說這撥人都是窩囊廢。于是企業(yè)總是向外求,不向內求。
現(xiàn)在很多企業(yè)就是這樣,動不動就從外面請一個神仙進來。神仙來了,企業(yè)變了嗎?神仙來了,鬼子也來了。外面來的是神仙,里面出的是鬼子。為什么?有神就有鬼,鬼神是在一起的。神不來,鬼不出來的;神一來鬼就出來了。外面來的高人叫做神,里面出來對抗的就是鬼。你看,神仙請來還沒起作用,企業(yè)里面對抗的、做鬼的就來了。他們和神仙對著干,神仙根本發(fā)揮不了作用。你還奇怪呢:這幫人平時做事不咋地,唱起對臺戲怎么就那么厲害呢?。
很多人就是這樣:辦成一件事他很困難,辦砸一件事他輕而易舉。搞壞一件事比搞好一件事容易得多。這就是向外求的結果。
當然,也有引入空降兵成功的。但說實話,我看到的引入空降兵失敗的例子比成功的例子多得多。為什么?因為我們犯了一個基本錯誤:把外人引進來的時候,其實就是對內人的否定。大家千萬要記?。和馊丝梢詠?,內人不可否。外人來了,把內人否了,那由此引起的矛盾比他給你帶來的利益多得多。
有些人說,歐博到企業(yè)去,歐博也是外人啊。歐博是外人,但歐博的老師們到企業(yè)不是去替代企業(yè)的人,而是依賴企業(yè)的人,廣泛地調動他們。歐博老師只是運用他們多年的實戰(zhàn)經(jīng)驗和方法幫助企業(yè)而已。多一人幫助,多一份力量,就這么簡單。
有的企業(yè)做ISO,把別人的流程文件改個名字就在自己這邊搞,這是瞎搞。還有的企業(yè),自己的表單沒有,自己的流程沒有,自己的動作都不規(guī)范,自己的數(shù)據(jù)體系都沒有,但它也敢上ERP。向外求,不向內求,敢把別人的衣服扒下來就往自己身上套。
還有的企業(yè)愿意花大價錢從外面請人:請自己企業(yè)的人開5000塊錢,請外面來的開8000-10000塊錢,這就是看不起自己的人,看不起身邊的人。別人跟自己跟得越久,他越討厭。
也有些管理人員喜歡四處去聽課。今天聽馬教授講,明天聽牛教授講,后天聽賈教授講。馬教授把你往這個地方帶一段,牛教授把你往那個地方帶一段,賈教授把你往相反的方向再帶一段,一會兒這樣,一會兒那樣,最后企業(yè)的人就暈掉了,變得六神無主。你沒有找到自性,沒有找到自己的能量,你能做什么?
毛澤東說廣東歷史上出了兩個偉人:孫中山和六祖慧能。毛主席為什么那么欣賞六祖慧能?因為他們的思想太接近了。毛澤東說:人民群眾中蘊涵著無窮的力量,什么人間奇跡都能創(chuàng)造。六祖慧能說:何其自性,能生萬法。意思是人人都有很大的潛力。這不就是毛澤東這句話嗎?所以,毛澤東欣賞慧能,因為毛澤東覺得慧能是個開悟了的佛。其實慧能假如活著,也會說,毛澤東就是個菩薩。毛澤東就是依靠中國所謂素質最低的一撥人,使中國革命取得了成功。
所以,那些你最瞧不起的人說不定就是你企業(yè)的頂梁柱。企業(yè)的能量在內不在外,就在那些你覺得平常,甚至你瞧不起的人身上。這一點我們要堅信。
把企業(yè)人的能量真正調動起來,企業(yè)的改變就會很大。
我們歐博做過的有一個項目是九千人的企業(yè)。老板經(jīng)過多方比較才決定找我做。我跟他說我們共同努力。我當時的想法是,這么大一個企業(yè)(有15個分廠),派再多老師也不能解決問題,但要把這9000人都發(fā)動起來,還有什么問題不能解決?9000人用好是一支強大的力量,有多少老師都比不上這支強大的力量啊。
如果當時我向外求,不向內求,這個項目我馬上傻眼,為什么?9000人要派多少人管?怎么管,人手不夠咋辦?9000人用不好是負擔,用得好是財富、是能量。于是我們不是簡單地從某個具體動作入手,而是從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入手,頻繁激勵員工,把大家都調動起來。項目最后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。
我最早也求過外。那時我到華工和中大請過一些國內鼎鼎有名的教授來做項目。教授到企業(yè)開完會,扔下兩個研究生自己就走了。研究生不懂得生產運作,就在那里發(fā)資料,企業(yè)的人填了他們就處理成餅狀圖、柱狀圖,搞了一大堆花花綠綠的東西。我一看這個,就糟糕了。為什么?這能改變企業(yè)嗎?餅狀圖、柱狀圖中看不中用啊。我馬上不跟他合作了,我馬上就知道求外沒用,要求內。虛頭八腦地搞一套套文件,是不能實實在在改變企業(yè)的。經(jīng)過十幾年的打拼,歐博取得了成功,2011年被評為影響中國管理實踐的十大咨詢公司。
歐博的老師一直立足于自己培養(yǎng),這是我們歐博的成功經(jīng)驗。歐博一百多號老師,能夠把40個項目做好,就是因為我們做到了自主開發(fā),自主培養(yǎng)。
做管理我們一定要明白,員工自身的力量,員工的積極性,是改變企業(yè)的根本力量。
(取自曾偉教授2010年10月課程內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