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注和管理好人的精神世界,才能讓其真正自覺地服從于你
一、生活的三種境界
這個世界上,有的人生活物質層面,這種人追求物質的享受和刺激,最害怕貧困。
有的人生活在情感層面,追求情感的滿足和享受,最害怕孤獨和冷漠。
有的人生活在精神層面,追求精神活動的展開和創(chuàng)造,最害怕壓抑和枯燥。
二、情感控制的局限性
(一)情感具有自私性、排他性
物質可以滿足人,但難以控制人,因為它有太強的替代性,俗話說:有奶便是娘,指的就是這種情況。
情感可以控制人,但它的被動性、封閉性和模糊性注定了它不能成為人們自我控制的基石。
(二)企業(yè)越大,情感控制的力量越弱
(三)情感具有模糊性
情感是不能量化的,雙方往往不歡而散的原因就是認為對方虧欠了自己。
(四)情感具有不穩(wěn)定性
人的情感具有很強的波動性。
愛和恨,喜和怒,有時連自己也不一定搞得清楚,更是自己不太能控制的。
所以,依賴它做管理,就難免會帶來業(yè)績的波動,人心的波動。
三、精神控制才是控制的最高境界
(一)營造共同的精神活動
自我控制的最高境界應該是精神層面的事。
這是很多老板的弱項,很多老板因為學歷、經歷等原因,喜歡靠金錢和情感來控制人,不擅長營造共同的精神活動,不擅長通過精神的交流和碰撞來控制人,這是凝聚力差的一個客觀原因。
所以必須營造一些學習氛圍,營造一些共同的精神活動。
(二)員工的成長是管理的核心目標和控制的基礎
(三)邊工作,邊研究,才能讓人熱愛工作
(四)我思故我在
有的人停止了思考,就找不到存在的意義。必須給這些人的精神“喂飽”。
(五)管理者必須懂得“務虛”與“務實”相結合
(六)懂得語言的力量
(七)大企業(yè)的宗教色彩
上一篇:精益生產管理要義及其推行方策
下一篇: 管理者要學會運用語言的控制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