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過事情改變?nèi)?/span>
改變?nèi)耸窃S多老板和管理者的夢想。但當他們通過培訓、獎罰、溝通等都沒有改變下屬的時候,他們迷惑了:人為什么這么難以改變呢?
培訓能改變?nèi)?,但一場好的培訓估計能維持一個月的效果,一個月之后,人事依舊。
獎錢能改變?nèi)?,但他需要你一直獎下去?/span>
罰錢能改變?nèi)耍芰P走人。
溝通能改變?nèi)耍枰銜r時溝通,停下來就不行,而且溝通的時間還得越來越長……
這些改變?nèi)说恼袛?shù),歸根結(jié)底都是從人心切入的,都是想通過改變別人的心,來達到改變這個人的目的。
這種方法看起來很根本,其實沒有多大用。因為人心無常:今天他想通了,明天說不定心里又堵上了;今天一高興,工作熱情很高,明天跟老婆鬧個別扭,就會甩手不干。所以,寄希望于他的心態(tài)來做事,你非累死不可。這樣的管理也太被動。
從事情入手,另辟蹊徑吧。
以人為本,以事為先
一、習性造人
現(xiàn)在的管理,做來做去,都做到了一個“人”字上面。
以為找一個能干、忠誠的人,然后什么事情就交給他,就可以了,這成了所有管理者的一個美夢、理想。
“能人管理”就是一種靠人管理,最后自己不管,全靠別人管。出了問題,層層罵人,一層一層罵下去,老板罵老總,老總罵副總,副總罵廠長,廠長罵經(jīng)理,經(jīng)理罵主管,主管罵班長,班長罵員工。
這種管理能作好嗎?
我認為這是極端不負責的管理。管理者出了問題,首先要檢討自己,而不是指責別人。
很多老板在對待管理這個問題上,有一種只想花錢,不想操心的思想。實在不行,他也只愿操“人”的心,不愿操“事”的心。一個訂單怎么接進來?一個訂單怎么樣交到生產(chǎn)部門去?生產(chǎn)任務應該怎么下?供應商應該怎么跟?這個心他絕對不操,只操用人之心,而不操管事之心。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。
老板是這個概念,我們很多的高管也就基本是這個概念,高管只是把老板的東西復制一下而已。各級管理者基本上也是只操人的心,不操事的心。
這種思想到底錯在哪里?錯在我們不知道人和事到底誰先誰后。為什么我們很多老板這么關(guān)注人而不關(guān)注事?原因恐怕非常之簡單:他認為把人搞定了,自然能夠搞定事情。因為事情是人做的,所以這撥人搞定了,事情就好搞了。
事情是人做的,我不反對,但是請你別忘了,人也是事做的。
豐田有一句名言:“豐田只制造人?!必S田標榜自己不是汽車制造商,而是汽車工人制造商。因為他們生產(chǎn)很多高質(zhì)量、高水平的汽車工人,所以,它才能生產(chǎn)高質(zhì)量、高水平的汽車。也就是說豐田之所以能夠生產(chǎn)那么多高質(zhì)量的產(chǎn)品,就是因為它能生產(chǎn)高質(zhì)量的工人(汽車工人)。這是豐田的觀念。
所以,國產(chǎn)汽車和進口汽車,用同樣的技術(shù)、同樣的圖紙、同樣的設備,甚至同樣的材料,國產(chǎn)車就只能賣便宜,進口車就可以賣得貴。什么原因?做工問題。工作時工人的專注、態(tài)度決定了一切。這就是國產(chǎn)車和進口車的區(qū)別。你以為國產(chǎn)車和進口車是它們的圖紙不同嗎?不是。是它們設備不同嗎?用同樣的設備。唯一的區(qū)別就是工人操作時的專注、態(tài)度的區(qū)別。
所以,日本的豐田說它只制造人。它很明白企業(yè)的競爭在于你所制造的員工的區(qū)別。
靠什么制造人?人是事情制造的。事造人,造的不是身體,造的是人的習性。
人的習性是事情造就的。這一點心理學、佛學都是同樣的見解。人的習性不是思想造就的,是行為造就的,佛家強調(diào)修行就是指“修”要從行為開始。企業(yè)里面的行為就是做事,所以可以說人(習性)是事造的。
人的習性在管理當中非常重要。
企業(yè)里面經(jīng)常有這個現(xiàn)象:別人安排的,他不做;但是自己想做的事,做得比誰都快。有了這樣的習慣,企業(yè)就不能有執(zhí)行力。因為執(zhí)行力首先就是服從別人的想法。
我們的一個客戶——天弼陶瓷計劃部經(jīng)理講了一句話:“變革下來,我深切的體會就是100%按別人的要求做?!彼靼祝芾砭捅仨毾葟囊粋€好習慣的養(yǎng)成開始。
什么好習慣呢?就是100%地按別人的要求做。當然這個要求不是私人要求,是公司層面的要求,是已經(jīng)大家形成決策的。100%按別人的要求做,然后100%要求別人按你的做。當然這個“你的”也是你的職權(quán)之內(nèi)的事。這樣企業(yè)就會有很好的執(zhí)行力。100%去按別人的要求做,我們習慣嗎?
我們企業(yè)里面的人首先要培養(yǎng)一種好習性:按照企業(yè)的要求做事,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。這句話很簡單,但是很不容易做到。
怎么才能做到這一點呢?天天堅持,天天檢查。你不要天天去做他思想工作,不要天天琢磨他為什么這樣那樣。因為人的習慣沒什么深刻的原因,沒什么理由,只是因為他天天這樣做,做久了,習慣了,就改不了了。抽煙、喝酒,甚至吸毒有什么太多理由嗎?沒有,習慣而已。
大家一定要相信:習慣的力量比思想的力量大得多。
賭徒為了戒賭能把手指砍掉,手指砍掉了,他還賭不賭?照賭無誤。他把手指都砍了。他的思想已經(jīng)對賭深惡痛絕啊,他改得了嗎?改不了。為什么?習慣使然。
二、少講道理多行動
企業(yè)里面很多事情,不要在思想上過多地探討,那是沒有用的。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好的行為天天發(fā)生,讓壞的行為慢慢地減少。你不要天天講道理,很多事在道理上沒有對錯。
就像一個湖南人跟一個上海人在一起,一個說辣椒好吃,一個說辣椒不好吃,你認為誰對呢?湖南人說,沒有辣椒我吃不下飯。上海人會說,你放了辣椒我吃不下飯。其實,天天吃辣,他就說辣好,天天吃糖,他就說甜好。事情就是如此簡單,我們把事情搞得那么復雜做什么呢?
現(xiàn)在很多企業(yè)不聰明,天天在道理上、思想上、心態(tài)上挖深刻的根源,這個人怎么怎么樣。
其實,天天琢磨人的人一定會被人天天琢磨的。你做管理,天天有人在琢磨你,你作得好嗎?你下面幾百人、上千人天天都在琢磨你,你做得好事嗎?每人吐口唾沫就把你給淹了。
而如果你天天做事,你下面的人一定也天天做事。天天琢磨人的人就會天天被人琢磨;天天做事的人,下面的人也就會天天做事。
這一點絕對不假,因為我們歐博公司就這么實驗的。我們歐博有100多名咨詢師,最多的時候有9個老總。項目很多,為了讓他們管好,我得琢磨,不琢磨,項目交給他們我不放心,所以幾乎每個晚上我們都通電話。
每一次回來我都跟他們有一番博弈,非常辛苦,但是無效。自從幾個老總走了以后,我從此再也不去琢磨到底誰怎么樣,我只看事情怎么樣。
我只讓我的策劃部去規(guī)劃他的事,稽核中心檢查他的事。所以,在我的頭腦里已經(jīng)沒有誰高誰低、誰好誰壞,只有事情是好是壞。
我們的項目遍布全國,普遍都能取得很好的業(yè)績,給企業(yè)帶來明顯的改變,不論省內(nèi)省外,項目老師的教業(yè)精神得到了客戶的一致認同。這在顧問公司里面其實是非常少見的。
很多人問我的管理方法,我的管理方法是:“目”中無人,“心”中有事。你不要老看著人,你要看著事。他做的什么事,你一定要了解。項目企業(yè)的業(yè)績有沒有發(fā)生改變,你一定要去關(guān)注。
要學會少關(guān)注人,多關(guān)注事,少琢磨人,多研究事。人是經(jīng)不起研究的。你回去兩口子互相研究一下,不離婚也要吵架的。兩口子不能研究,不能比較。把你老公跟隔壁的老公天天比較,你家庭能夠幸福那才是怪事。
那么管人和管事究竟應該是個什么關(guān)系呢?
以人為本,以事為先。
以人為本,因為人是終極目的;以事為先,因為事是切入點。一個是目標(終點),一個是起點。以事為先,最終把事做好,造福于人。我并不否認以人為本。但以人為本只是我們的終極目的,而起點是以事為先,要從事切入。
我把人和事的關(guān)系比做水和地的關(guān)系。到山里頭看一看溪流,沿著溪流走一走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水和地的關(guān)系很像我們?nèi)撕褪碌年P(guān)系。我把水比喻為人,我把地比喻為事,水像人,事像地。
我們看到溪水經(jīng)常一路狂奔,遇到懸崖飛流直下成為瀑布;而當它流到很開闊的地方,水好像動都不動了。水在那個地方那么柔順,慢慢地緩緩地流動,而突然在前面遇到坡地的時候、峽谷的時候,這個水又好像被誰趕著一樣,拼命地往下奔。
水流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?水的奔騰和平緩是它自己決定的還是其他的外力決定的?仔細觀察你會發(fā)現(xiàn):水流是由地勢決定的。
所以,我認為水在流是表相,地在變才是本質(zhì)。你看到的是水在流,實際上你沒有注意的是地在變。地如果沒有一點點變化,那個地方即使有水,那個水也叫湖(塘)。水在流是因為地在變。我們不要老在水上做文章,在水上用力,我們把水驅(qū)趕一下,水就快了?我們把水堵住,水就不動?不可能。你只要把地勢改變一下就行了,去改變地勢,而不是在水上用力。
古語里面有這樣一句——“因勢利導”。勢指地勢,導指引導。通過地勢的改變來改變水的流速、狀態(tài)。所以,水勢決定于地勢,地陡了,水就急了;地平了,水就緩了。水勢決定于地勢,人決定于事。
所以我們做管理不要老是在人身上用力,你激勵他,你堵住他,你批評他,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。根本問題是要在地勢上做文章。你要改變水勢你就必須改變地勢,直接作用于水是沒有用的。像我們通過抽水機把水抽上去,這就是直接改變水勢,但這得費多大能量啊。
人難管是因為事不管。你不管那個事,人才難管。你管住那個事,人會好管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