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有一個做父親的懷疑過自己教養(yǎng)孩子的資格和能力。他知道管教孩子,愛心比方法重要得多。
具體怎么打造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優(yōu)質(zhì)關(guān)系呢?
我們從一個孩子的培養(yǎng)過程來看看這個問題。曾經(jīng)有一個老板問我:“怎么帶隊伍呢?我的文化又不高,我怎么帶啊?”我說:“你有孩子嗎?”他說有,才四歲。我說:“你孩子生下來的時候,有沒有馬上想:哎呀,我初中畢業(yè)啊,怎么教啊?你有沒有馬上想到你做父親學(xué)歷不夠啊?”他說沒有啊,肯定不會啊。我說:“那不就得了嘛。”為什么孩子生下來,我們每個人都沒有想自己的學(xué)歷夠不夠?絕對不會想這個問題,為什么?因為你有滿腔的愛,你覺得有這種愛就可以做好父親、母親。那老板一下子恍然大悟。
帶隊伍不是看你的學(xué)歷,而是看你的愛心,看你的愛心夠不夠!現(xiàn)在問題的核心就找到了。一切管理的基礎(chǔ)在哪里?在于對被管理者的愛。單純的做管理工作當(dāng)然不需如此隆重,但要讓他認你,卻只有這一個辦法。
后來,這個老板又跟我坦誠的講了一下他的管理方式。他說:“我不太喜歡說員工,我覺得,干得好我就留他,干不好就讓他走人,我不喜歡經(jīng)常教育和批評他們?!?/span>
我發(fā)現(xiàn)很多老板,管理人員都有這個毛病,要不你就聽我的,要不你就給我走,管理被簡單化了。所以他很擔(dān)心自己以前都用這種簡單的方式,現(xiàn)在帶隊伍行不行呢?
我說:你會這樣對待你的孩子嗎?你的孩子錯了你知道一定要批評他,幫助他,一定要教育他。甚至有的時候該罵就要罵,該敲就得敲,為什么?因為你知道你和他這一輩子是不離不棄的關(guān)系!有沒有可能這個孩子你看他不順眼了就要抱出去,換一個或再生一個?不可能!你對孩子為什么會有耐心?因為你知道這一輩子不可能離開他的。他好也罷,壞也罷,都是你的孩子。他的好是你的好,他的壞是你的壞。
你看孩子的眼光是什么樣的眼光?一體化的眼光。你把孩子當(dāng)成了自己的一部分,要是他成績不好,他走出去被人罵,或是走出去碰了釘子,你會覺得比自己碰了釘子還難受。父母與子女的關(guān)系是一體化的。正是這種一體化的意識,讓你有了帶孩子的信心和力量。孩子也正是接受了這種一體化的意識,才能服父母的管。
父母教孩子,孩子能接受,這并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。有些父母教孩子,孩子能接受,而有些則未必。為什么有些父母教孩子,孩子會接受呢?因為孩子知道,你把他看成自己的一部分,他知道實際上你對他所實施的一切管理措施都是為他好。比如你要求他晚上早點回來,出去不要和壞人在一起玩,不能賭博,不準(zhǔn)談戀愛、抽煙等等。為什么他沒有做到他都會覺得自己不對?他為什么自己會有這種自責(zé)?因為他知道這一切的管理活動你實施的目的是為了他好。
對家長的愛深信不疑,是你能管孩子的前提。很多的父親、母親因為各種原因,在孩子小時候不能和孩子在一起,孩子成年以后再聚在一起的時候,父母講什么孩子都不聽了,這是真實的事情。為什么?因為他缺乏了對你的愛深信不疑這個前提。因為他認為你離開就是不愛,你的離開在他成長的幼年階段、少兒階段,你對他的愛沒有得到充分的表達,從此以后就失去了管理他的基礎(chǔ),也就是沒資格管他了。這樣的例子電影、文學(xué)作品中太多了。這樣的孩子經(jīng)常會說一句話“你憑什么管我?”
很多的老爸老媽這時候又犯了第二個錯誤:開始遷就。“對不起,小時候不在你身邊”,不斷地給兒女道歉,兒女想要什么就給什么,要車就給車,要其他什么就給什么,最后這個孩子就被你害了。本來還不至于這么慘,父母已經(jīng)失去管小孩的基礎(chǔ)以后不知道怎么彌補,又想重新獲得管理的權(quán)力,就犯了第二個錯誤:一切開始縱容孩子,結(jié)果這個孩子最后就毀了。
這樣的例子很多,也許這個父母不當(dāng)官、不發(fā)財,孩子在窮苦的環(huán)境下生長,也可能成長。他受過很多苦,但是有成長的可能性。但如果他成年以后對父母在還沒有認同感的前提下,父母還想獲得管理的權(quán)利(還想做家長),又不懂得怎么去彌補,就肯定會犯第二個錯誤,最終把孩子給害了。這時父母絕對會縱容孩子,一味地縱容。
從一個孩子成長的歷程可以看出,管理的前提是讓他對你的良苦用心必須深信不疑。沒有這點你不要想做管理。父母對孩子的不離不棄,以及孩子對這種不離不棄的深信不疑,才是父子關(guān)系牢不可破的基礎(chǔ)。
不離不棄、一體化,才是我們整個管理的前提。有這種思維和意識,才能帶好隊伍,而且肯定能帶好。員工錯了,你肯定要管;做對了,肯定要表揚。因為他錯了,如果你不管他,不去改正他,他犯的錯會讓自己吃苦頭。而你們又是一體的,他又是你的一部分,他犯的錯最后會把你也害了,大家本來是一體的嘛。所以,有這種一體化的思維,整個做事都不同了。
這種一體化思維是真實的、客觀存在的關(guān)系,還是我們?yōu)榱俗龊霉芾矶藶橄胂蟮哪??答案是:這種關(guān)系是一種真實的存在。不管你換了多少人,總有一群人是跟著你一起干事的,除非你把企業(yè)關(guān)掉,否則你不要想把一群人甩掉,而且,做得越大,這群你甩不掉的人越多。我們只有一個選擇:是讓一群人一路走到底,還是換來換去。這就要我們運用自己的智慧來衡量二者的利弊了。毫無疑問,換來換去是沒有認同感可言的,管理的基礎(chǔ)永遠不可能打造成功。
所以,我們不能平時不管,隨他;來火了就一腳踹了他,辭退他。這不是帶隊伍的辦法。我們的很多老板始終只關(guān)心事:出不了貨怎么辦?質(zhì)量出問題怎么辦?沒有去關(guān)注人,其實這一切問題的背后,都是人的問題,不解決人的問題,事的問題始終是解決不了的。